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> 走进麻阳>> 知名人士

知名人士

化作春泥更护花

化作春泥更护花

--记全国模范教师麻阳一中特级老师傅嘉长

 

129日,在全市科技拔尖人才表彰大会上,一位披红挂彩,穿着象深山老农一样的中年汉子格外引人注目。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——麻阳一中特级教师傅嘉长。

傅嘉长是一位特别爱学生、能吃苦、肯钻研、讲奉献、成果多的老师。今年52岁的傅嘉长,为贫困山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了29个春秋。他是一中物理特级教师,担任高二(六)班的班主任,负责指导全校和全县教师教育科研及全县科技创新活动。

傅嘉长老师常常告诫自己,作为一个人民教师,我的职责就是关心爱护好每一个学生。对待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,把他们每一个都培养成有用人才,这样我才能问心无愧。傅老师从教近30年,班上从未流失过一名学生,他爱生如子的故事在全县广为流传。高二(六)班陈昌辉同学每当说起自己的转变,总是特别感激傅老师的教诲,没有傅老师关心我、收留我、感化我,我可能现在已经流向社会,早成为街上的“混仔”了。

原来,陈昌辉同学因为经常违纪与原班主任矛盾很深,索性破罐子破摔,班里实在呆不下去了,于是,准备辍学回家。傅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,主动让他转到自己的班上。陈昌辉同学来到老师的班上后,老师象朋友一样反复与他交心、谈心,无微不至地关心他,鼓励他参加有意义的活动。经过两个多月的教育感化,陈昌辉同学不但成绩上升很快,而且改掉了散漫、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。

麻阳是个少数民族贫困县,时常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被迫辍学,为留住每一个学生,傅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。

2004618日,家境贫寒的滕建云同学不忍心再给家里增添负担,决定辍学南下打工,留下一张字条,当天凌晨就匆匆离开了校园,整整两天没有音讯,老师心急如焚。第三天是星期天,天刚亮,傅老师早饭都顾不上吃,骑上单车,就往板栗树乡枣子喇村建云家里赶。那是五、六十里的山路,到处坑坑洼洼,乱石满地,尤其后面那二十多里山路都是羊肠小道,上坡下坡,只能扛着单车走,当老师瘸瘸拐拐地走进村里,村民们十分感动地说:这么多年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老师进山里来找学生。在村民的主动带路下,傅老师到他家,那天滕建云同学还没回家,只有他70多岁的老奶奶在家,傅老师对老奶奶说:老奶奶,你孙子的书还要读,耽误阳春只一年,耽误孙子是一生,千万别耽误了孩子。不久,热心的村民们把滕建云在田头干活的父母喊了回来。傅老师又劝导他的父母说:家里再苦再难,孩子读书是第一件大事,学费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。听了傅老师的一席话,看着傅老师骑车磨得满手血泡,滕建云的父母感动得热泪盈眶。终于表示:家里再困难也要想法子让儿子回学校读书。

傅老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。他谢绝了村民们的真诚挽留,扛上单车匆匆往回赶。午后的太阳又辣又毒,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,加上将近一天没吃东西,刚翻过山坳时,筋疲力尽的傅老师,突然眼前一黑,一头载倒在路边,血从摔伤的手臂流了出来,染红了路边的小草。这一天,傅老师整整十多个小时往返山路110多里,大腿两侧都被单车座垫磨烂了。

第二天下午,滕建云同学终于回到了课堂。

今年615日深夜,鲍海瑞同学的父亲因患尿毒症病危,老师陪着他连夜赶了40多里路,到家时已是凌晨两点钟了,老师看到鲍家实在太困难,连寿衣和棺材都没有准备,心中很是同情。天一亮就立即返回学校,发动全班同学捐款,自己带头捐200元,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闻讯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,共捐款1800多元,他又亲自送到鲍海瑞同学家中。看着奔波劳累了一天一夜的老师,鲍海瑞感激得痛哭失声。

事后,傅老师又多方联系,得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支助,使海瑞同学能继续学业。说起傅老师的恩情,鲍海瑞同学眼含热泪地说:如果没有傅老师那样关心我、帮助我、扶助我,我这书恐怕也不能读了,我现在无法回报,但是我会记住的。

傅老师爱生如子的故事太多太多,陈小飞同学半夜生病是傅老师用单车驮她到医院就诊,并主动帮她付了医药费;向千同学晨跑被马钉刺伤,是傅老师背他上医院;张威同学脚上长了大脓胞,是傅老师每天用盐水细心为他擦洗。同学们提起傅老师关爱帮助学生的往事,一说就是两个小时,每一件都是那样感人肺腑。

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。傅老师用自己高尚的品德,满腔的热忱,努力实践着老师的社会责任,他的故事,感动着学生,感动着苗乡。去年教师节,省委常委、纪委书记许云昭看了反映傅嘉长老师家访劝学的音乐剧《弯弯的山路》后,感动得几次摘下眼镜擦眼泪。

傅嘉长老师不仅爱生如子、治学有方,同时,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更是名闻全国。他1978年走上教学岗位后,就开始迷上科技创新,他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《阳光、空气、水份对秋蚕生长的影响》,1983年就在全国拿了奖,从此,他每年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,辅导学生的科教创新也是捷报频传。说起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成果,傅老师如数家珍。他到一中七年来,利用课外时间辅导科学研究项目多达三千多项,其中有一百多个项目在市级以上获奖,一大批学生走进了市、省、国家及国际创新大赛赛场,先后获国际奖3项,国家级奖11项,省级奖33项,市级奖110多项。

为提升物理教学效果,培养学生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,傅老师不辞辛劳,总是利用双休日,寒、暑假期办培训班及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分小组辅导,手把手地教学生科研基本功。科技创新经费不足,老师就常常自费给学生们购买小工具、小实验品。

张小丽、莫文静俩同学研究“电磁场对种子发芽的影响”,需要制作电场磁场和升压装置,但来自农村的学生哪里有钱买器材,老师二话没说就为她们买来漆包线、小变压器、电子元件。

今年10月的一天,家里没米了,妻子给他50元钱让他上街买袋米。刚出门恰巧碰到王康奇同学,向他汇报说正在研制“育苗营养袋灌土机”,需要小电钻和打磨机,老师连忙和他到街上去买。回来后又忙着和王康奇同学一起进行研制,竟把买米的事忘得一干二净。晚上8点多钟回到家里,妻子见他两手空空,气得把他推出了门外。

傅老师的妻子没有工作,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,尽管对丈夫的工作和事业十分支持,但每逢提起傅老师自己贴钱辅导学生搞科技创新,也总免不了有几分抱怨。

老师们都说傅老师是学校最忙的人,因为一个学期就有上百个项目要辅导,有时甚至边端着饭碗边给学生解答疑难。张梦华同学制作“化肥深施器”,前后做了三个都没有成功,失去了信心。傅老师就把他接到家里住,和他一起分析查找原因,反复研制,整整花了半个学期,终于取得了成功。张梦华同学高高兴兴捧回了省里金奖和全国创新大赛二等奖。

傅筱璐同学在傅老师的精心辅导下,发明的《柑桔涂蜡器》等获全国劳技创新大赛金奖1项,银奖2项,省金奖1项,银奖4项。20048月被选拔参加中国政府在北京举办的有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太地区经合青年科学节,获得三项国际奖。

县一中校长张文清高兴地告诉记者,傅老师的科技创新为学校赢得了许多荣誉,学校先后9次获全国、省和市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,7次被评为省市青少年科技工作先进集体,我校还被授予“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工作示范基地”。

老师不仅是麻阳科技创新教育的引航人,同时也是全县教育科研的佼佼者,他多次主持省、市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,他撰写、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达一百多篇,其中《浅论在科技活动中研究项目选择的思路与方法》、《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的可行性探讨》先后荣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。

有付出就有收获,傅嘉长老师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,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,他曾60多次被评为省、市优秀教师。20049月,又先后被授予“全国师德先进个人”、“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”和“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”荣誉称号,被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“全国模范教师”荣誉称号,还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,受到了胡锦涛、温家宝、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面对这些荣誉,傅老师很平静地表示,这些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和关爱,但荣誉毕竟只能代表过去,未来的路还很长,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,我一定会继续努力,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更好。
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烛成灰泪始干”。模范教师傅嘉长象蜡烛,用生命之光,照亮了苗乡孩子成才之路,似春泥,培育着祖国的花朵,使之越开越艳。